循环种养模式在湖北省很多地方都有应用,在我县有一个村的乡亲们养牛就用到了循环种养,效益很不错,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在孝昌县王店镇巴石村的养殖基地里,成群的牛正在吃食,它们个个身材高大又壮硕,看起来精神饱满,体质非常棒。
王店镇巴石村养殖基地负责人 李汉明:牛肉的肉质是相当可以,我们牛肉,那是通红的,味道特别鲜 。
这些牛给巴石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据了解,巴石村地处偏远山区,于2014年被纳入贫困村,是华中科技大学的驻点帮扶村。
华中科技大学驻巴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茅力非 :当时没有村集体收入,也没有任何产业,所以当时学校就跟村里面的村支书、和村里面几个能人商量。我们想筹建这么一个养殖基地,学校投资了大概接近50万元。
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支持下,巴石村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利用周边的山林,草场等自然资源,带动乡亲们一起养牛,在养殖过程中,大伙巧妙地利用了牛粪。
王店镇巴石村养殖基地负责人 李汉明:开春的时候,把粪便直接作为底肥,下到地里和田里,种玉米、高粱、做青贮的。
利用牛粪做肥料,不仅可以节省买化肥的钱,对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的生长也更有好处。
王店镇巴石村养殖基地负责人 李汉明:不搞化肥,可以让庄稼的抗病性更强,不容易生虫。
这些用牛粪做肥料种出来的玉米、高粱等农作物成熟后就会成为牛的口粮,这就形成了牛产牛粪,牛粪种庄稼,庄稼喂牛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将牛粪变废为宝,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让牛吃到了绿色食品,大大提高了牛肉品质。
王店镇巴石村养殖基地负责人 李汉明:从2016年下半年,到2018年三年的时间,我们牛肉走到学校是50块钱一斤。
华中科技大学驻巴石村扶贫工作队 队长 茅力非: 我们帮村里建起了养殖基地,也帮他们打开销路,主要是给我们学校的老师正常的发福利。
这个养殖基地从2016年10月建成以来,已经给巴石村带来了1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很多乡亲来到合作社务工,或者入股分红,都实现了增收。
王店镇巴石村 村民 李守聘:收入一天100多块钱,主要是处理牛粪、喂牛、打扫卫生 。
王店镇巴石村 养殖基地负责人 李汉明:每年务工的以贫困户为主,累计一年有100多人次,累计一年开他们的工资接近20万,有时甚至超过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