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是孝昌县供销社驻白沙镇胜一村扶贫工作队队员。2017年3月,组织找她谈话征求驻村扶贫意愿时,正是她儿子高考冲刺的关键时刻。
当时,李凌的父母去外地帮妹妹带孩子,她自己单身一人照顾儿子,怎么办?是去驻村扶贫还是在家陪儿子一起面对人生最重要的阶段?考虑再三,李凌做了儿子最喜欢吃的饭菜,跟他说了这件事。儿子先是犹豫了一会,然后认真地对李凌说:“妈妈,你安心去扶贫吧!不用担心我,我可以在学校食堂吃饭,自己在家学习,想你了就跟你视频。再说,你周末也可以回来陪我呀!”有了儿子的理解和支持,李凌欣然奔赴白沙镇胜一村,开始了她的扶贫之路。
胜一村是白沙镇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户349人。刚驻村时,不少村民不理解扶贫工作,觉得李凌她们是来“闹眼子”“走过场”的,为此,大家吃过不少闭门羹。但李凌偏偏不信——国家出台这么好的政策,还会有人不领情?
她观察到村里有妇女想学广场舞但没人教,于是在网上下载舞蹈自学,每天晚饭后和队员们带着音响到村里的小广场跳舞。一开始围观群众居多,胆子大点的几个嫂子试着一起扭,后来跳的人越来越多。跳舞本就是个热闹事儿,大家边跳边聊,从舞蹈动作聊到家长里短。再入户时,村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转身就走、冷冷冰冰,而是笑脸相迎,嘘寒问暖。李凌她们趁热打铁,迅速摸清了每个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为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帮助贫困户们脱贫,是李凌她们驻村扶贫遇到的第二个难题。胜一村土地贫瘠,也没有主导产业,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在家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只能做点简单的活计糊口。正为找合适的脱贫项目发愁时,走访中偶然得知,村里有人割野生艾草卖钱,收益还不错,李凌立即召集队员们一起商讨。既然野艾草能带来部分收入,不妨利用路边、坡地、岗地进行试点种植。有了工作思路,大家迅速分工行动起来,向上汇报、外出考察、争取资金、落实奖补政策。
贫困户徐胜清的两个儿子都是智力残疾,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力,生活艰苦让徐胜清几乎失去信心。村里发展艾草种植,李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家,通过反复上门做工作,老徐终于答应尝试种1亩。功夫不负有心人,艾草一季收益达到1500元,远远高于水稻种植。现在,老徐除留了一点口粮田外,全种了艾草,还发动村民成立艾草种植互助组。艾草收割的时候,老徐就召集男村民收割和运输,让老人和妇女负责摘叶子等初加工,打包后运输到收购点销售。如今,全村种植艾草100余亩,25户贫困户参与种植,户均年增收入5000多元。看到贫困户们数着卖艾草的钱笑得合不拢嘴,李凌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种艾草的路子算是走对了!
尝到成功的甜头,李凌她们的胆子也大了起来,联合复退军人、有回乡创业意愿的年轻人一道找路子,谋发展,先后成立了“孝昌县顺世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孝昌县浩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探索以灰麻兔及肉鸽养殖为主,定向回收贫困户种植饲料为辅的产业综合发展模式;倡导家庭散养家禽家畜及虾稻连作产业;推荐留守妇女参与扶贫车间项目,在家门口就业;争取村级光伏发电站,为村集体增加年收入近4万元。在驻村工作队的引导下,56户贫困户积极发展水产、牲畜养殖、大棚蔬菜等产业,加快了全村脱贫的步伐。
产业发展了,村容村貌、乡风文明也要跟进。通过多方学习规划村级建设、实地踏勘论证项目、积极争取资金和政策,争取基础设施、综合环境整治、水利设施等49个项目,建设资金600多万元,逐步实现“十通十有”目标。村里道路硬化了,塘堰清淤扩挖了,村级广场建起来了,空闲场地、文化墙美化绿化了,昔日的“臭水塘”变成了“景观塘”,泥泞道路实现户户通,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今年6月,李凌的母亲发现肺部有阴影,确诊为肺癌。家中姐妹分别在宁波、孝感教书,都是毕业班的班主任,忙的天昏地暗。作为家中的大姐,照顾母亲的胆子落到了李凌的头上。当时正值抗旱攻坚的关键期,李凌在村里分身乏术,老母亲的手术日期一拖再拖,直到医生也是李凌父亲的学生打电话来发脾气,指责她不把母亲的病情当回事,李凌才跟组织请了假,交接好手上的工作,再带母亲去武汉做手术。幸好手术顺利,母亲的病情没有进一步恶化。待手术完成后,李凌把母亲术后调养的事委托给了亲戚,立即回到工作岗位,加入到抗旱抢水的队伍中去。
李凌说,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句话“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作为基层一线扶贫工作队员,她不敢妄称可以比肩总书记的情怀与境界,但始终坚守“将心比心,我心换你心”的信念,以“烹小鲜”的耐心与细致,给贫困户送信心、送温暖、送政策,带动村里产业发展。在全县脱贫摘帽的最后紧要关头,她将和队员们站好最后一班岗,再多想些新点子、多酝些新路子,让全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让村民们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