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民间流传甚广,而在小河镇,就有这么一位热爱剪纸艺术的老人张玉义,虽然已经69岁高龄,却能借一把剪刀、一张红纸,运用剪、戳、叠等技法剪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今天就跟随我们的记者一起走进张玉义老人的家中,聆听他的剪纸故事。
孝感八景、京剧脸谱、二十四孝、董永与七仙女…每一幅剪纸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张玉义老人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开始接触剪纸,闲暇时间,就会拿起剪刀精雕细琢一番。
小河镇小河西社区 张玉义:第一次剪就是学的鞋花,把纸剪了之后,他们就把这个花,拿去贴在这个鞋底上,然后一针一针的绣,学简单一些的绣花。开始时是为了生活,卖一些农村妇女买的围兜枕头、帐帘、鞋花、小孩儿的帽子。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张家是一个剪纸世家,以前靠经营纸店、做木版年画、锣鼓响器、雕花剪纸营生,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了。张玉义老人是“张家雕花剪纸”第四代传人,他自幼随父母学习剪纸。
小河镇小河西社区 张玉义:当时也没有刻意的去学,因为这个东西你靠它吃饭,老人在做,你就很随意的学着就做了,所以我从小就会。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生活,张玉义老人先后修过钟表,刻过印章,开过照相馆,闲暇之时他喜欢舞文弄墨,画得一手好画,构图设计自然不在话下,经他雕刻的剪纸作品都十分抢手。
小河镇小河西社区 张玉义:我会的东西就比较复杂,绘画、书法、篆刻、音乐,我都喜欢,剪纸是我特别喜欢的。
“剪纸看起来容易,要剪好不容易。”张玉义感慨道,剪纸中阳纹剪纸必须线线相连,阴纹剪纸必须线线相断,如果把一根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张剪纸支离破碎,形不成连串的作品。这也是剪纸艺术的一个难点,要做到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技法,这就要真功夫。
小河镇小河西社区 张玉义:每次图案的设计是很复杂的,它和绘画不同,它画了之后都要衔接上,不然就散了,在起草的时候就要动脑筋。
在张玉义看来,剪纸是一副作品,创作人要老老实实地要画样稿,经过构图设计才能剪出好作品。
小河镇小河西社区 张玉义:先全部要画成功,然后一刀一刀的刻,不管刻哪种,水浒有100多个人物,眼睛都不一样,这就要动脑筋。这主要就在画上面,在画上面做重点,刻的时候当然要仔细,刻要简单一些,只要会刻,就照着那个样子。画就麻烦一些,画不好就刻不好。
剪纸是魂、立意是稳,张玉义老人创作的每一幅作品无不反复凝神聚力、精修细排,所谓剪刀所至,意蕴尽显。
小河镇小河西社区 张玉义:写字和绘画是一样的道理,比如这一次不好,你要找到不好的地方在哪儿,下一次就改。比如说我现在要画一个碗,这个碗哪个地方没画好,再画第二个碗的时候,我就把它改过来。把作品还要做出来,把那个废了的不要,我就重新画,要把它更正过来,有些东西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
雕花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剪纸艺术在历史长河中代代相传。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量逐渐增大,需要更多的人去了解熟悉这一剪纸技术,也是对我们中华文化的传承,今天张玉义老人的雕花剪纸故事就先讲到这里了,我们下期节目接着为您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