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帮扶让农民增收无忧,孝昌这个扶贫工作队真给力!

09-28 10:33   0

又到水稻收获季,王店镇巴石村种植的“扶贫水稻”喜获丰收。到了销售旺季,尽管需要早起忙得汗流浃背,合作社的农民却都喜笑颜开。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在推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农民发展特色水稻种植。

主持人 高子贵:现在在我身后正在装车的是由王店镇巴石村基地所产的生态优质水稻,这个由华中科技大学精准驻村扶贫工作队所援建的基地采用自然式耕种的方式,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用除草剂,在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驻村扶贫工作队员采用订单式扶贫的方式,让农产品销售不成问题,真正做到让农民群众丰收。

王店镇巴石村民兴养殖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60余亩,由于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水资源丰富,具有水稻种植的优良自然条件。

华中科技大学驻王店镇巴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田德生:今年三月份我们早谋划早发展早培训,宣传动员大的种植户流转土地,带领他们到外地去学习、培训,请专家来指导,最后通过这一年的努力下来,将近60亩的优质水稻基地已经收割了五万多斤稻谷。

通过华中科技大学驻村工作队的全程指导,巴石村引进了口感好的丝茴米。驻村工作队员还提前联系大米采购订单,推行“订单种植”模式,开辟出一条农民创收新路径,确保种一亩成一亩、成一亩丰收一亩。

王店镇巴石村村民 刘伟松:今年我们农民丰收了,感谢华科大帮我们销售,我们心里很高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大米通过加工运输包装,由驻村工作队负责打通大米市场销售渠道,并将其运输到华中科技大学指定的收购地点,不仅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还调动了老师们参与到扶贫工作的积极性。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医生 唐亚维:订单式扶贫它缓解了村民的销售渠道,我们这个扶贫工作队去帮村民解决了销售渠道,不用担心销路,不用担心卖不出去,至少华科大医学院包括附属医院这边老师都很积极,我们都会很用心的参与到精准扶贫中来。

华中科技大学药学院老师:一个就是帮助农民拓展了销路,这也是扶贫的一个举措,另外一个方面因为是无公害的环保的大米,对我们学院的老师们来说也是比较有需求的。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老师:他们生产的大米一定要找到出路,我们工会也是组织为职工谋福利,我们的福利得到保证,农民的收入也能够得到保证。

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大米的加工运输包装,五万斤稻谷加成了两万六千斤米,并且通过订单式销售,到目前已经基本销售完毕,增加村集体收入两万多元钱,合作社贫困户平均增加收入达两万元。

华中科技大学驻王店镇巴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田德生:我们想通过这个途径,带动贫困户增收,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主导产业发展。今年是我们第一年探索,在这60亩的基础上今后会进一步扩大规模,抓好产品质量,把特色产业做强做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