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十大提升行动”创造农民“向往生活” 田园处处景 门口赚钱忙

11-11 18:01   0

阅读提要

孝感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

近年来,孝感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功能城镇、和美乡村、实力产业”三项行动和路长制,全面实施农业农村“十大提升行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10月31日至11月2日,孝感开展乡村振兴、路长制现场拉练考评活动,实地检阅农业农村“十大提升行动”和路长制建设成效。

一路看,一路比,一路学。所到之处,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乡村建设各美其美,城镇建设特色鲜明,“路长制+”硕果累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正在走向现实。

老路走宽 新路走特 富路走实

看孝感农业产业富民路径

孝昌县陡山乡曹砦村水乡田园美如画。(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桐 通讯员 万阳 摄)

应城汤池甲鱼产业园主播直播卖甲鱼。(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桐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桐 通讯员 雷振林 李克军 唐建锋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富民强县的内在支撑。

孝感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加工基础良好,农民收入水平居全省前列,但也面临龙头企业不多、带动能力不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等问题,农业做大做强、农民持续增收乏力。

近年来,孝感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深化特色农产品强链工程,让富民产业更强;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让价值链条更长;深化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口袋更鼓。

老路走宽,做大做强“土特产”——

糯米酿美酒 甲鱼进园区

“天帮忙,人努力,亩产达到1200斤,暂缓‘断粮’之急。”临近立冬时节,孝南朱湖糯稻产业园糯稻收割基本结束,孝感麻糖米酒行业协会会长孙俊松了一口气。

朱湖糯米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孝感米酒的主要原料。其中用珍糯制作的米酒,米粒悬浮于米酒汁中不下沉、不结块、不烂不糟,为孝感米酒占据全国米酒市场8成份额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长期种植导致珍糯品种退化,产量下降,孝感米酒遭遇“缺粮”危机。

朱湖糯米稳产增效,迫在眉睫。近年来,抢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机遇,孝感市孝南区从良种、良田、良技、良品全环节发力——

持续选育“金种子”,孝南区农科所汤俭民团队已为米酒企业米婆婆提供了3个品系试生产;

统筹实施全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新增耕地5090亩,亩产达到1200斤以上;

将智慧物联网技术引入田间地头,助粮农节本增收、增产增效;

引导米酒企业研发推广新产品、新技术200余项,带动全市糯米产业链实现产值60亿元。

这边稻香地生金,那边鱼肥池淌银。

走进应城汤池甲鱼现代产业园,棚下养鳖、棚上光伏,蔚为壮观。

汤池甲鱼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畅销武汉、北京、湖南等省市,一度占据湖北人餐桌的“半壁江山”。

好景不长,随着养甲鱼的越来越多,甲鱼价格出现暴跌,养殖户叫苦不迭。

痛则思变,汤池人与湖北柒味食品集团合作,共同研发卤制甲鱼、甲鱼汤、甲鱼粉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去年,汤池镇参照工业产业集约发展模式,引导养殖户建设甲鱼产业园,集育种、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做大做强甲鱼产业链。

“产业园引进转化新技术,每平方米产量由60斤增至90斤。”养殖大户唐余庆对入园养殖充满信心。

目前,汤池甲鱼养殖面积增至5000亩左右,年产量2000万斤,年产值近4亿元,带动近千人增收。产业园全部建成投产后,甲鱼总产量可达3500万斤,产值突破7亿元。

老路新走,才能越走越宽。近年来,孝感创新技术、产品、模式,聚力打造“米、茶、蛋、猪、菜”5大过百亿农业产业链,做大“土特产”文章。

汉川、应城小龙虾被纳入国家产业集群支持项目,汉川莲藕被纳入国家级湖北莲藕产业集群,湖北神丹成为湖北禽蛋国家产业集群的牵头主体,孝感红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今年1至9月,孝感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922亿元,居全省第2位;全市农业产业招引项目104个,签约总金额495.35亿元,居全省第3位。

无中生有,做特做精新业态——

无土种蓝莓 无茶建茶企

11月1日,安陆市赵棚镇团山村伍欣甸园,大棚里的蓝莓已吐出嫩芽。

“以前蓝莓只在4至6月上市,如今无土基质蓝莓可以从每年12月采摘到次年6月。”面对即将到来的丰收季,湖北鑫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小伍胸有成竹,“上市早、个头大、产量高,80元一斤不愁销。”

赵棚镇原本没有蓝莓。2013年,省农科院专家到伍欣甸园考察,发现这里适合种蓝莓,建议叶小伍试试。

2014年,叶小伍试种了300亩蓝莓。2016年,蓝莓开始结果,果大、汁甜,受到市场欢迎。随后,他将蓝莓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亩。

听说种植基质蓝莓更赚钱,去年叶小伍又开始尝鲜。他从美国购买优质蓝莓苗,进口欧洲基质,运用以色列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当年建成40亩基质盆栽蓝莓和40亩大棚基质蓝莓实验基地。

“今年3月收获时,亩产达到1700斤,产值达到800多万元。”尝到甜头后,今年叶小伍将基质蓝莓基地扩大到1000亩。

在伍欣甸园的示范带动下,湖北顺农、湖北佳家鲜等企业落户赵棚。最近,安陆又引进蓝莓头部企业北京佳沃。

安陆将蓝莓纳入特色农业产业链进行重点培育,顺农建成1000平方米的蓝莓加工厂,生产饮料、果酒、果干等产品;鑫民年加工蓝莓酒5万余斤,畅销电商平台;佳沃计划投资10亿元,打造“佳沃世界”蓝莓主题乐园。

“全镇蓝莓种植面积达到8000多亩,预计今年蓝莓销售收入可达3.2亿元,接待游客30万人次。”赵棚镇负责人介绍,“一个产业、十里长廊、百万游客、千家致富、万亩基地”的发展格局正在赵棚加速形成。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澴川垄上,新业态、新产业层出不穷——

汉川不产茶却大做茶文章,引进统之源食品(湖北)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工业茶和饮料、低温物理萃取植物精华三大类产品,成为海底捞、正新、统一、茶颜悦色等企业的供应商;

孝昌深耕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湖北鸿翼田园综合体项目,集康养休闲、农耕体验、生态采摘、餐饮住宿于一体,目前已建成400亩农耕体验园,主题酒店、农产品交易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

如今的孝感,“农业+”旅游、康养、信息等新业态加速孕育,孝文化、乡土文化、农耕文化加速融合,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共享农庄加快建设。

截至9月底,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896家,实现综合收入7.15亿元。

联农带农,铺实铺宽致富路——

村庄变景区 村民变股东

几栋别致的新中式庭院,四周围着竹条扎成的篱笆。庭院内,湖畔餐厅、咖啡馆的主人笑脸迎客。农屋被改造成生态民宿、染坊,晾晒的染布随风起舞,引来游客一阵狂拍。

这里是云梦县伍洛镇三湖村万家祠堂湾,原本偏僻落后的小村庄,如今成了网红打卡地。

美丽的蜕变,源于一个项目与一场改革。

2022年,云梦在三湖村建设“花开十月”乡村振兴项目,发展农文旅产业,核心区位于万家祠堂湾。

项目一开始就遇到缺地难题。同时,万家祠堂湾却有24户房屋空闲。

云梦在三湖村试点农村宅基地改革,在保障村民权益和自愿的前提下,建立了宅基地收回、宅基地自愿退出和房屋有偿收购机制。

三湖村整体收购房屋24栋,与39户农户签订了宅基地退出协议,村民共退出宅基地及空地29.4亩、流转土地60亩。对收回的宅基地,依法办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村里成立人民公司,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与市场主体共同经营。

目前,湖畔餐厅、民宿工作区、亲子民宿等13个项目已投入运营,吸纳本地农民工42人。项目运营两个月,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人民公司分成达6.2万元。

“在民宿当客服管家,一个月工资3000块钱。再把菜地的收益一算,收入还不错。”村民喻金平呵呵一笑,对三湖村的未来充满信心。

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孝感建立健全紧密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合作模式,让农民深度融入产业链价值链,将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大悟“牵手”乡立方公司,打造“大悟大酱”乡村振兴共富产业带项目,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和共富机制,带火了周边花生、辣椒、萝卜等大酱原料的种植和销售。

“现在下单,即可享29.9元的优惠价……”走进丰店镇王店村的创意观光工坊,“吆喝”声从网络直播间传来。随着“快递进村”全覆盖,“大悟大酱”在村里就能发到全国。

去年,孝南从产业园项目资金中列支200万元,在朱湖农场试点糯稻生产“保底分红+二次分红”模式。当年,朱湖农场有102户880亩土地入股,农户收益按入股的土地面积折算,仅此一项户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

今年前三季度,孝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34元,同比增长8.1%,增速居全省第二。


“路长制+”护出“幸福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桐 通讯员 李林 李苏秦

深秋,车行云梦S334桃辛线上,沿途湖北云臻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板蓝根青菜、蓝莓等果蔬基地引人注目。

S334桃辛线长16.58公里、路基宽10米,串起“油菜花海”“葡萄采摘园”等基地。每到油菜花开时,黄色的油菜花与路边巨紫荆上的紫花交相辉映,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紫荆公路,赏万亩油菜,品乡村美食”。

修一条好路,造一线美景,活一批产业,富一方百姓。

2018年以来,孝感率先在全省推行全域“路长制”,创新实施“路长制+”模式,为乡村振兴聚财气、增气质、添颜值——

“路长制+产业”,瞄准产业发展需求修建公路,路长制示范线沿线落户亿元以上产业实体近100个,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11个;

“路长制+生态”,将公路沿线配套设施建设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打造安陆莲花驿站、孝昌大脚山驿站等30余处特色景观与美丽乡村;

“路长制+文化”,安陆将孝文化、李白文化融入示范线创建,大悟做活红色文化,孝昌建成“忠孝两全路”“梦里花园路”等7条特色路。

截至去年底,孝感累计投入31.8亿元,新改建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28条、613公里。今年又投资约11.4亿元,创建7条路长制示范线。孝昌观双线获评“全国美丽乡村路”、小观线获评“全国幸福生活小康路”。

公路三分建,七分管。

破解公路管养难题,孝感市县乡村分层分级建立“路长制”,各负其责,协力共管。

去年应城有名店旅游公路修通后,带火了田店镇长李村樊家营古村落的旅游,旅游经营主体从2户增至12户,村里的农产品成了“抢手货”。

守护好这条“发财路”,长李村村支书、有名店旅游公路长李村段路长凡春中每天都要上路巡查。为解决路旁风之驿观景台垃圾乱丢难题,他向交通部门献计:“以租代管,发挥群众的力量。”

去年8月,长李村村民张义珍免费使用便利店经营权,作为条件,她负责维持观景台及周边的卫生,并看护公共设施。一年多来,观景台管理有效,成为游客观景、露营的好去处。

目前,孝感共明确四级路长2335名,覆盖所有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各级路长带头巡路、管路、护路、治路,同时发动群众参与,形成齐抓共管大格局。


 10个省级示范镇各美其美

大悟县宣化店镇镇区公园成了居民休闲好去处。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桐 通讯员 虞宇杰 龙林发 张文莉

“臭水沟变身景观河,荒滩地‘长’出公园来,街面再也不淹水了……”11月1日,说起镇区变化,孝昌县小河镇居民魏翠林满脸喜色。

魏翠林和老伴吴俊华原本住在孝感市区,家乡变美了,两人前年搬了过来。

小河镇,有着千年历史。镇区中心的环西街,是湖北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

然而,因功能缺失、缺乏管理,小河镇区一度变得脏乱差。

2019年底,孝昌启动“擦亮小城镇”建设,一镇一特色。

小河镇被定位为明清古镇。规划项目55个,投资1.2亿元,实施小河溪流域综合治理,新建停车场和街心公园等,全面补齐集镇短板。

如今的小河镇区,环境优美、功能完备,商户门头、溪边廊桥、池边凉亭尽显明清风韵,让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50多人从城里搬了回来。

小河的嬗变,是孝感实施“功能城镇”建设的一个缩影。

2020年以来,孝感以强县工程为指引,以“功能城镇”建设为抓手,全域推进“擦亮小城镇”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持续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七大短板。

为避免“千镇一面”,孝感“一镇一方案、一镇一特色”分层分类建设,打造出孝昌周巷苗木小镇、大悟三里城茶叶小镇等一大批功能齐、环境优、秩序好、产业强、人文美的特色小镇。

目前,孝感10个乡镇获评湖北省美丽城镇省级示范乡镇,数量居全省第2;21个乡镇获得省“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奖补引导资金;5个乡镇获评湖北特色小镇。


“将军故里”景美业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桐 通讯员 李克军 易荣波

“这是幸福食堂的菜园,我们在食堂里餐餐都有新鲜蔬菜吃。”10月31日傍晚,大悟县宣化店镇严畈村严家畈湾76岁的严恩意在幸福菜园旁转悠,望着满园的蔬菜,脸上绽开了笑容。

原本这里是一片闲置的老房子,涉及十多户,大多是危房。今年严畈村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中,决定将这里改建成幸福菜园,既能美化环境,又能为幸福食堂节省买菜钱。

村干部与闲置房屋的户主协商,大部分同意拆除,但有少数几户不愿放弃老宅基地。村里请乡贤榜样上门做工作,最终都点了头。

严畈村是开国少将颜东山的家乡。今年以来,严畈村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榜样积分”手段,打造榜样严畈,建设和美乡村。

榜样示范,带动村民参与,拆除废弃房屋,建设广场、公园;实施污水截流,将臭水坑改造成景观塘。原本破旧的仓库被修旧如旧,集村史馆、议事厅、幸福食堂等于一体,成了村里最靓的风景。

村美、人和、业也兴。村集体牵头,村民共建汉绣、编织等共富工坊6家;引导乡贤榜样回乡发展蜜薯、吊瓜、灵芝等特色产业,开办竹竿漂流、垂钓等娱乐项目,游客纷至沓来,村民就地增收。

美丽的嬗变,何止严畈。近年来,孝感以生活污水及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为重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744个。

来源:湖北日报

相关阅读